【世界热闻】浙大城市学院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登上央视

一所偏远海岛仅存的学校,一位从教31年的老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温州洞头鹿西小学这座离岛学校虽受到“地处偏远、生源少”等掣肘,这里的孩子们却因离岛教师的存在而满眼星光。


(资料图)

纪录片《海岛书声》通过跟拍鹿西小学开学初的教学生活与师生之间的真切互动,展现了鹿西小学的发展现状的同时,引发人们对海岛教育的关注。对于靠捕鱼为生的鹿西居民而言,鹿西港的灯塔为远行的渔船照亮了回家的航向;对于这所离岛学校鹿西小学的学生来说,老师们的教导为灵动的孩子指明了远行的方向。

鹿西小学全体师生合影

《海岛书声》影片截图

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的纪录片《海岛书声》是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2022届学生段雨辰、戴伊婷、余子怡的毕业作品。这部23分钟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海岛学校鹿西小学,展现海岛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海岛孩子的自由纯真,旨在唤起人们对中国海岛乡村教育的关注。1月26日上午9:30,纪录片《海岛书声》在CGTN纪录频道播出。

《海岛书声》海报

创作团队左起:段雨辰 余子怡 戴伊婷

该片讲述了鹿西离岛上仅剩的一所学校——鹿西小学,由于鹿西岛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留在这里的老师很少。学校的老师分为本岛老师和岛际老师,本岛老师放弃了岛外更好的生活,守在鹿西小学数十年,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海岛;而岛际老师则不辞辛劳坚持坐轮渡上岛教书,弥补海岛教育资源的不足。鹿西小学书声琅琅,不仅因为这里的孩子求知好学,向往岛外的世界,还因为海岛教师怀着满腔赤诚,既用生动的课程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用言语和行动温暖着他们封闭的内心。

片中的校长刘玉飞,三十年如一日支撑着这所摇摇欲坠的小学,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努力改善学校的硬件环境、为孩子们引进公益音乐课堂,多年师者的身份让他早已把学校工作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片中的岛际教师钟剑南,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走进并温暖了孩子们的心,在鹿西实现着自己从小到大的教师梦想。正是这些离岛教师的存在,打开了海岛孩子向往外界的天窗。

《海岛书声》影片截图

校长刘玉飞

岛际老师钟剑南

广电专业的毕业生用镜头记录了鹿西小学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海岛教育的纯粹、老师的无私奉献和孩子的天真可爱。

影片的背后是学生们专注的创作过程,回忆起第一次登岛,余子怡这样说:“考研完那天晚上,我们是从考场去杭州东站集合的,然后连夜赶到温州,17点考完,19点我们就已经在高铁上了。”段雨辰提到,寒假期间大家经常开视频会议讨论拍摄流程,“岛很小,航班会因为恶劣天气而取消,所以我们做了很多预案还有准备。”2022年元宵节前夕,学生团队再次来到鹿西岛,开始了近20天的正式拍摄,拍摄期间海岛出现了持续的阴雨天,甚至罕见地下了小雪,风雨给摄像、收声工作都增加了难度。“最后我们在剪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雨声风声反而是增色,显得这个镜头能够传达的感情更深刻。”戴伊婷补充道。

初次登岛在鹿西码头的合影

创作团队工作照

在纪录片的创作期间,团队的毕业设计导师傅乐群给她们提供了很多指导,戴伊婷说:“我们当时剪了四五个版本,一剪完就去找傅老师看,他总能给我们提出关键性问题。”余子怡提到了专业课老师张雅楠对她们的帮助:“雅楠老师不仅跟我们说了许多拍摄方面的技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琐事她也经常帮着开导我们。”开题答辩会上老师石苑和邵杨也给她们的创作提了建议,“我特别喜欢我们广电毕业设计开题和结题的答辩过程,老师们会和你一起讨论片子如何做到更好,会给我们讲专业重点,同时也以朋友的身份听我们的阐述。”

新闻与传播学院宽松开放却不失认真的创作氛围,四年的专业课程,指导着学生从摄影摄像的基础学习到独立完成一部作品。段雨辰在毕业设计致谢里写到:“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属于广电人的技能,更多的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新见解,这些知识给了我不断向前奔跑的勇气,让我一直以广电为骄傲。”

创作团队与导师合影

创作团队与鹿西孩子合影

“教育不是哗众取宠,从来都是鼓舞和唤醒。”这是《海岛书声》的主旨句,也是学生在本科生涯中的感悟。“纪录片不是高高在上,它反而是生于泥土、长于泥土,最后还要回归泥土的,能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个时代的脚步,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海岛书声》海报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城市学院

上一篇:粤韵袅袅书香浓浓,广州地铁内感受别样年味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