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初,随着原本疫情管理政策的改变,不少行业开始恢复了“新冠”之前的活力,电影行业便是其中之一,不少人开始走进影院,观看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其中《流浪地球2》获得了极大关注。
在电影当中,一个话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那就是电影主人公之一、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对于数字生命研究的执着甚至是痴迷—— 为了让已经离世的女儿能够以另外一种方式陪伴在自己身边,他将女儿“录入”了一台高级的电脑之中,试图以此来延续女儿的生命。
这样的情节让人们陷入思考,同时结合当下的社会事实:国内生育率在愈发降低,甚至在2022年,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资料图】
很大一部分的亲人离开了自己,他们在怀念亲人的同时,势必也会思考这样的内容:如果能够有科技的手段能够进入现实生活,并且能够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那么肯定会减少一些烦恼。
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认为不现实:所谓“数字生命”,不过是科幻电影当中的情节,怎么会出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呢?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虽然科技还暂时不能延续人的生命,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可以帮助人们“创造”生命。
子宫的工业化
据悉,一个由也门生物分子学家 Hashem 发起,意在让女性免除生育分娩之痛,也意在应对全球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的项目开始策划。
在一段长达八分钟的介绍视频当中,Hashem表达了他的创想,Hashem的计划是,他的“人造子宫工厂”中包含75个实验室, 每个实验室中放置400个“人造子宫”设备,复刻女性分娩的全过程,每年工厂可“孵化”出30000名新生儿。
和我们传统社会当中母婴分娩,“婴儿需要母亲的子宫生出来”的观念不同的是,这种“人造子宫工厂”计划除了拥有极高的生产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婴儿之外,还有着一些原本分娩过程所不能比拟的特点。
首先,通过这种方式出生的婴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干预, 包括婴儿的长相、样貌甚至是一些与性格相关的因素,这种设定虽说看似十分神奇,甚至是能够受到某些家长的青睐,但其背后隐藏的一些事情是会引人深思的。
即便是Hashem本人,也在介绍的过程当中表示:有些设想现在看来很美好,可一旦其成为现实,后果恐怕就不再会和我们 想像 的一样了。
其实“人造子宫”这一概念,早在上 世纪处 时,就由生物学家霍尔丹提出,历经一百多年才有了一点眉目。
在进入2023年之后,愈发多见的风险以及迟迟难以提升的人口增长率让许多人开始畅想这种“人造子宫”,据悉最近的调查显示,支持“人造子宫”的人数已经多达受访者总数的八成。
机器“怀孕”年产3万婴儿,人造子宫技术问世:婚姻模式会走到尽头?
思考:生命的延续与必然轨迹
回到现实当中来,其实并不是说“生孩子”这件事本身,就一定是所谓“道德问题”,或者是“伦理问题”,从而应该摒弃其与科技手段的联系。
而是应该强调,生育本身当然是一种生理上的过程,但生命的延续却又并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
这种延续是建立在几乎所有层面上的。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不愿生育,甚至对于婚姻也会产生十分消极和抵触的情绪,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内容需要大量的经济和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高度“程式化”的社会发展之下,很多人的人生也开始变得“程式化”。
按部就班 的 上学、工作,然后结婚成家,生育子女,循环往复......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遵循这样的轨。
就像是有的人发现了生命的有限性,从而开始研究。
尽管科技手段已经十分发达,发达到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用科技手段去替代人类,但生育这件事,还是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的。
无论“人造子宫”相比之下有着怎样的优越性,最好也还是给这个领域留下一方“净土”,把生育的事情交给人类,而不是任由科技和其他力量来干预人们的主观意愿。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关键词:
现实生活
人口增长率
数字生命